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留学新闻 > 正文

留美学生被限用科学仪器受海内外关注

http://www.liuxue168.cn/
2005年5月27日17:19

  管制留学生科研受海内外关注 美决定延长听证期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美国联邦商业部提出的限制包括来自中国等十二个国家的留学生和外籍研究人员使用科学仪器的建议,公众咨询原定在本周五结束,但由于美国学界及海外留学生的关注,商业部决定延长咨询期至六月二十六日。

  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和研究政策部主任助理乔治25日透露,商业部的建议已引起美国学界的关注,在美国大学协会等学院组织、科学研究机构的要求下,当局已个别知会各关注事件的大专院校,公开咨询期将会延长,并将于稍后公布这决定。

  乔治表示,斯坦福大学会将以校长轩尼士的名义,向商业部递交学校的意见书。该份意见书目前正由校长办公室草拟,表达斯坦福“不知道有敏感技术因此外流的现象”和“不需要如此修改意见”的态度。

  她透露说,在意见书中,斯坦福将表达三方面的意见﹕首先,斯坦福认为现时的“基础学科”概念已经为防止敏感科学技术流向他国,提供了“完备的保障”﹔其次,修改意见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困难”,其实施所带来的“坏处远多于好处”﹔最后,斯坦福本身已有完备的学院条例,确保传授的科学知识,以及留学生和外籍研究人员进行的科学实验研究完全符合联邦政府的要求。

  乔治同时指出,斯坦福已将商业部的修改意见向相关学科的师生发布,师生可以个人名义直接向联邦商业部提交意见。

  她说﹕“因为毋须通过我们转交,所以并不清楚目前为止有多少师生已经提交了意见。但可以肯定的是,学校有多个科学实验室和科系会分别向商业部递交师生联名意见书,其中包括高能物理实验室、应用物理系等。”

  美国大学协会亦对商业部要求留学生和外籍研究人员申请仪器使用许可的修改意见做出书面响应。他们表达了对修改意见的关注,认为“许可证的申请将会进一步阻碍杰出的国际科学家和工程师选择美国,而促使他们转向其它国家寻找研究机会”。

  新闻背景:

  美国联邦商业部于三月底公布了一份关于在美的理工科留学生及外籍研究人员使用科学仪器条例的修改意见,要求来自或出生于中国、印度、朝鲜、古巴等十二个国家的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必须获得许可方能使用实验室仪器,而且每种仪器也必须提出独立申请。

  我国留美学生表示对被限用科学仪器不知情

  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留美学生被禁用科学仪器。获知这一消息后,记者及时与正在美国西北大学留学的杨枫霞小姐、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艾慧容小姐联系,但是,她们对记者所追问的问题都尚无知晓,“也许是我们这些中国留学生还蒙在鼓里,目前,我和我的中国同学,确实都还没得到任何消息”。

  在越洋连线中,记者将有关的美国媒体报道转告给杨枫霞:美国的这项意见有60天的公众咨询期,最后的期限就在本周五,如果咨询期间无公众反应,该“条例”极有可能生效。由于记者与杨小姐通话正值当地凌晨,她无法马上去证实美国媒体的这一说法,但是,她告诉记者,如果所有华人留学生没有反应,至少可以做出两种推断:一是消息来源不可靠,二是美国联邦商业部的做法太诡秘,“按照惯例,美国政府作出的任何决定,只要有不利于中国留学生的地方,留学生都会彼此通气提抗议。她很疑惑,带有如此歧视的决定,为何在同学之间既无传言又无帖子?她向记者表示,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由于此事的虚实尚无最后落定,我们只能再等待。对此,此前有媒体报道,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教育组官员在此之前也表示:总领馆也是刚刚从媒体上知道这个消息的,“由于目前掌握的情况有限,不方便发表评论,我们将会进一步关注此事”。该官员同时表示,我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应该会在了解相关情况之后,统一发表观点。

  我国留美学生被限用科学仪器 教育部作表态

  教育部有关人士称:一旦实施将导致中国等12个国家留学生学业受阻

  据报道,美国联邦商业部于3月底公布了一份关于在美理工科留学生和外籍研究人员使用科学仪器条例的修改意见,要求来自中国等12个国家的留学生和外籍研究人员,必须获得许可方能使用实验室仪器。教育部有关人士昨天对此表态:“这一做法非常荒唐”。

  无许可证:留学生显微镜亦无权使用

  据悉,修改意见无须经过国会的讨论和表决,也无须总统签署。商业部如果在本周五前没有收到重大的异议,修改意见将得以全面实施。来自中国、印度等12个国家的理工科留学生和外籍研究人员,将被强制向政府申请许可,且使用的每一个科学仪器都需要单独的许可证;否则,这些留学生和外籍研究人员连最基本的计算机系统、半导体,甚至是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无权使用。

  美国大学协会发言人拖维称:“这是对留学生的歧视。”

  教育部人士:“此事简直就是歧视”

  昨天致电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官员获知此事后并未发表任何评论。

  “这太荒唐了,简直就是歧视!”得知这一消息,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方茂田表示,“从留学政策开设以来,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美国或是其他国家有这样的规定。现在,我们首先需要通过正式渠道来证实这是否属实。”

  方茂田主任说,如果这一消息确实的话,那它“不是开放式、平等式的交流,而就是歧视。”“我们觉得这一做法没有道理。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使用科研仪器做实验是正常的科研教学活动,这个规定一旦实施,必然导致中国等12个国家的留学生学业受阻。当然,这一规定具体怎么实施,还要看美国各学校怎么自己掌握。”

  新闻背景

  传授科学知识被视为出口

  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其实,在美国出口管理条例中,向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一直被视为出口的一种,对于敏感学科更有不少限制。

  自1950年,从麻省理工学院回到中国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成为中国导弹之父后,各种规范控制条例和机构就相继诞生。这次修改意见如获通过,将是又一次大规模针对留学生的歧视性举措。

  “9·11”事件后,政府部门质疑留学生不加限制的科学研究将威胁到国家安全。2003年,商业、能源、国防等部门的联合调查称,包括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等高校并没有遵守出口控制条例,“泄露的信息足以使留学生复制敏感技术,威胁美国”。

  新闻回顾:美悄然限制中国等12国留学生用科学仪器须审批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美国联邦商业部于三月底公布了一份关于在美理工科留学生和外籍研究人员使用科学仪器条例的修改意见,要求来自中国等十二个国家的留学生和外籍研究人员,必须获得许可方能使用实验室仪器。

  严格限制悄悄进行

  美国商业部这份“修改意见”60天的公众咨询期将在本周五(27日)结束,但很多受影响的学生及大学教职员,对此全不知情。

  柏克莱加州大学发言人表示,柏克莱加大并没有就商业部的修改意见单独寻求教师或学生的意见,而是由整个加大系统负责提交意见。

  有不少海外学生就读的斯坦福大学发言人佩纳亦称,学校研究生和研究政策部门正在搜集公众意见。但是,多名史丹福的科学工程教授却表示,他们对此事并不知晓。

  据了解,“修改意见”毋须经过国会的讨论和表决,也毋须总统签署。商业部如果在本周五前没有收到重大的异议,修改意见将得以全面实施。

  敏感器材范围广泛

  根据“修改意见”内容,来自中国大陆、印度等十二个国家的理工科留学生和外籍研究人员,将被强制向政府申请许可,且使用的每一个科学仪器都需要单独的许可证﹔否则,这些留学生和外籍研究人员连最基本的计算机系统、半导体,甚至是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无权使用。同时,商业部更将“使用”具体化为“包括运用、安装、维护、修理、检查或更新等所有形式”。

  对留学生限制逐渐加强

  据了解,在美国出口管理条例中,向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一直被视为出口的一种,对于敏感学科更有不少限制。

  自1950年代,从麻省理工学院回到中国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成为中国导弹之父后,各种规范控制条例和机构就相继诞生。如若违反,将面临高达一百万元或十年监禁的惩罚。1985年生效的“国家安全决定第889号指令”提出了“基础学科”的概念,即以出版和学术为目的的大学研究不受这些条例的限制。

  911事件后,政府部门质疑留学生不加限制的科学研究将威胁到国家安全。2002年9月,国会总审计局首先向商业部发难,直指其疏忽于许可证的审核和发放,而没有为国家安全提供完备的保障。

  一年后,商业、能源、国防等部门的联合调查又发现,包括史丹福和柏克莱加大等大学并没有遵守出口控制条例,“泄露的信息足以使留学生复制敏感技术,威胁美国”。

  据悉,美国商业部今年推出的“修改意见”其实是基于200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该报告名为“出口控制并不能阻止敏感技术流向在美国的外籍人士”。

  手续繁多增行政负担

  部分知晓修改意见的人士表示,这些是带有歧视和孤立主义色彩的控制政策,其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可行。

  美国大学协会发言人拖维称﹕“这是对留学生的歧视。”大学校园将出现两个阶层的学生,一些人可以毫无限制地使用仪器,而另一群学生只是因为国籍的关系而无权使用如显微镜等基本仪器。

  此外,修改意见的实施预计将进一步威胁美国日益减少的留学生人数。斯坦福大学辅导室的律师克劳斯认为,来自那些国家的敏感学科留学生都已经通过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国土安全局的审核,才获得签证。如此更进一步的控制除了让聪明人离开美国去其它国家发展外,并无其它积极作用。

  据悉,对商业部来说,修改意见的实施意味着工作量的大幅增加。

 
摘自:中国网

相关信息 相关学校
- “间谍阴影”下的中国留美学生:备受审查折磨
- 破车伴我行天涯
- 剑桥学生宿舍里的国际化年夜饭
- 同时面对四张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抉择
- 申请留学美国应重视介绍信含金量